《药学简报》2007年第12期(总第63期)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08-04-21 10:14:15 【
药   学   简   报
2007年第12期总第63      药剂科主办    内部交流
http://www.byfy.cn/药事管理专题
 
 
本期导读:

■ 我院已顺利完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数据填报工作
■2007年度各科室计划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数与实报数(份)
■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效能稳步提高
■ ADR知识
―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说明书和药品的安全使用有关系吗?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与安全合理用药专栏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氯化钠引起荨麻疹1例
――阿昔莫司胶囊致皮疹1例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致全身皮疹1例
■ 安全用药
――FDA关于卡马西平的最新警告
――他汀类药物致横纹肌溶解危险不容忽视
――关于加强曲马多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的通知
――止疼药芬太尼贴片又被警告
■ 2007年度103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我院已顺利完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数据填报工作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于2004年底开始筹建, 至2007年初全国入网单位已达127家。入网单位每年2次向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监测中心报送监测数据。山东省于2006年8月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2007年全省34家医院成为山东省抗菌药物监测网络医院。
         我院药剂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医务科、医院网络中心、病案室及各相关科室的大力配合与帮助下,组织相关人员,加班加点,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收集、整理、汇总所需的各项监测数据、资料,认真学习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科学、客观地对医院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于12月中旬保质保量地完成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的45份手术病例和45份非手术病例以及300张门诊处方的填写与分析评价工作。药剂科将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为全国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积累资料和提供借鉴。
(丁长玲)

         在各科室的大力配合下,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逐渐提高,报表的填写质量也日趋完善,2007年全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103,涉及25个科室,根据各科室床位使用率、各科室患者特点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科室应报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与实报数量见下表:
2007年度各科室计划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数与实报数(份)
科 室(病区)
计划数
实报数
科 室(病区)
计划数
实报数
中心输液室
20
28
肝胆外科
3
1
保健内科
4
4
口腔頜面外科
2
1
疼痛康复科
3
3
肿瘤科
6
1
脑血管介入病区
5
10
普外科一病区
6
1
神经外科二病区
2
2
放疗病区
3
2
神经外科一病区
5
6
眼科
2
0
手足外科
5
5
烧伤整形外科
2
0
脊柱外科
5
5
小儿外科
2
0
普外科二病区
5
4
小儿内科三病区
2
0
皮肤科
12
6
耳鼻咽喉科
2
0
心血管内科
6
3
中医科
2
0
产科
3
3
ICU病区
2
0
妇科
4
3
肾内科
2
0
小儿内科二病区
8
3
血液内科
3
0
药剂科
5
3
胸心外科
3
0
神经内科
7
2
泌尿外科
5
0
急诊科
6
2
内分泌内科
6
0
呼吸内科
4
2
消化内科
6
0
骨关节外科
4
2
小儿内科一病区
8
1

        2007年度我院应报药品不良反应220份,实际填报103份。通过填报抗菌药物监测表,查阅90多份病历,存在病历中有患者用药出现反应而未上报的情况,望各科室在2008年积极填报,为我院监测新药、淘汰药品、药品再评价提供依据,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效能稳步提高

         2007年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不断完善,监测效能稳步提高,该省全年共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84638例,每百万人口报告910例;其中,新的严重的病例11602例,占报告总数的13.7%。报告数量已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深入开展为山东省药品的风险预警、合理用药、保证公众用药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ADR知识
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国际上给药品不良事件下的定义为:药品不良事件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是的。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说明书和药品的安全使用有关系吗?
         说明书是医生和病人用药的依据,它记载了大量已经发现的安全性信息。因此,对说明书有严格的要求,其内容应能保证医生和病人按说明书用药,一般不会发生问题。前几年我国上海某厂,某产品的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收载欠全,虽然病人发现了不良反应,也曾怀疑与用药有关,由于查看说明书后未找到此不良反应,病人遂继续使用,以至发展到剥脱性皮炎,造成严重事故,并引起诉讼,最后药厂败诉,以赔款告终。所以对药品说明书必须有严格要求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我国药品说明书有的适应证偏多,不良反应偏少。这种做法容易形成误导,引起上述问题。由此可知说明书与药品的安全有效息息相关。

※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与安全合理用药专栏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氯化钠引起荨麻疹1例
        患者,男,60岁,因双侧输尿管结石,于12月30日手术,术后为预防感染,静脉滴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第一天患者用药过程中感觉颈部、面部发痒,起少许皮疹,症状较轻。第二天继续用药,约半小时后,患者前胸、颈部起风团样皮疹,立即停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约4个小时后皮疹全部消失,换用其他药物治疗,未出现上述症状。
阿昔莫司胶囊致皮疹1例
         患者,女,63岁,因“甲亢”来院就诊,查血脂较高,服用阿昔莫司胶囊约一周后,患者大腿内侧、下腹部开始出现少许皮疹,红、痒,患者继续用药,随即皮疹增多,瘙痒难忍,又一周后,皮疹处开始溃破,并有液体渗出。患者在家自购皮炎平、肤轻松软膏治疗,瘙痒减轻,于12月2日来院复查。经详细询问用药过程,考虑为口服阿昔莫司胶囊所致,嘱其停用该药物治疗,服用抗过敏药物,换用其他药物降低胆固醇。15日后电话随访,该患者皮疹已基本消失,皮肤渐恢复正常。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致全身皮疹1例
         患者,男,24岁,因重症颅脑损伤入院治疗,于2007年12月6日开始出现全身皮疹,色红,稍高出皮肤,开始症状较轻,继续用药,皮疹渐增多。请皮肤科会诊,考虑对抗生素过敏。停用抗生素-齐佩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皮疹逐渐消退。


安全用药

FDA关于卡马西平的最新警告


         FDA警告医护人员使用卡马西平治疗可能会发生危险甚至致命的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症和毒性表皮坏死溶解。此反应的发生在有特殊人类白血球抗原(HLA)等位基因HLA-B*1502的患者身上更常见,这种等位基因几乎只单独存在于祖先源自整个亚洲广阔区域的患者,包括南亚的印度。祖先源自这些区域的患者在进行卡马西平治疗之前应先做HLA-B*1502基因的测试以筛选其HLA-B*1502等位基因,假如测试为阳性,卡马西平不应使用,除非期望的利益明显大于可能增加的严重皮肤反应风险。之前曾使用过卡马西平超过几个月而未发生皮肤反应的患者,发生因卡马西平而引起的上述不良反应的风险会很低。患者的种族或基因型(包括HLA-B*1502呈现阳性)与卡马西平引起严重皮肤反应的关联已得到证实,卡马西平产品说明书上将增加新的用药安全信息。                                                   (FDA网站)

他汀类药物致横纹肌溶解危险不容忽视
         在许多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肌病发生率与安慰剂没有显著差异,而这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后,多应用于具有多种疾病的患者,或与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时服用,这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最近的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血浆浓度升高与肌痛、肌病,特别是横纹肌溶解的危险增加相关。这一发现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这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委员会(adrac)公报最近刊出文章,对在澳大利亚上市的4种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引起肌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汇总分析。这4种他汀类药物都可引起肌痛或横纹肌溶解。
 adrac已经收到91例服用辛伐他汀和26例服用阿托伐他汀引起横纹肌溶解的报告,也有许多他汀类药物致肌痛、肌病和肌酸激酶升高的报告。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共40例报告)、剂量(≥ 40 mg,共33例报告),与有潜在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环孢素19例、吉非贝齐21例、地尔硫卓(20例)以及患有糖尿病(15例)。辛伐他汀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病例中超过半数有一种以上确定的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几种危险因素的患者更有可能发展为横纹肌溶解。
     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在老年、肝肾功能差、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时应格外小心,特别要警惕患者在服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时,还同时服用吉非贝齐、环孢素或地尔硫卓等。如果需要短期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可考虑先临时停用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
关于加强曲马多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的通知
国食药监办[2007]749号
2007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公布了2007年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对部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的管理类别进行了调整,其中,阿桔片、吗啡阿托品注射液列入麻醉药品管理,γ-羟丁酸(包括其盐和单方制剂,以下同)、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由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曲马多(包括其盐和单方制剂,以下同)、氨酚氢可酮片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目录将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自2008年1月1日起,医疗机构应当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购买和使用相应品种;不具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的医疗机构不得再购买和使用阿桔片、吗啡阿托品注射液、γ-羟丁酸和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医疗机构原有库存相应品种仍可在本医疗机构内继续使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止疼药芬太尼贴片又被警告
          2007年12月23日,因使用不当导致死亡和严重损伤,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给芬太尼贴剂发出安全警告。芬太尼透皮贴剂含有阿片样物质芬太尼,于1990年被FDA批准用于中重度、持续性疼痛患者,通常用于癌症患者。
最近,FDA接到了一些不恰当使用该药物导致死亡或者产生致命副作用的报告,这主要是由于医生没有按规定开处方,或者患者没有正确使用造成的。FDA强调,芬太尼透皮贴剂只能用于对阿片类药物耐受、有慢性疼痛及其他止痛药不起作用的患者。不适用于治疗突然发作、偶尔发作或轻度疼痛的患者,也不适用于手术后止痛。
FDA强调,厂家要把所有药物信息都列在说明书上,患者和家属都要清楚这些信息,包括使用贴剂的频率,如何替换贴剂,如何处理用过的贴剂。使用时要注意过量产生的症状:呼吸困难、呼吸变慢或变浅、心跳变慢、严重嗜睡、皮肤湿冷、行走困难或说话困难、感到软弱无力或眩晕。
         加热也会使芬太尼在血中的浓度增加,引起呼吸障碍和死亡。因此,使用者应避免接触热源,如加热垫、电热毯,避免带贴剂泡桑拿浴、洗热水澡、晒日光浴等。用贴剂时,如果发烧达39摄氏度,也应立刻取下。                    
  
 2007年度103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2007年度我院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表103,其中新的、一般15例,新的、严重的1例,严重的7例。按性别分类,男58例,占56.31%;女,45例,占43.69%。按剂型分类,粉针剂35例,注射剂68例,片剂5例,胶囊剂2例,其它剂型3例。
在103份报表中,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43例,占全部报表的41.75%;其中哌拉西林钠引起皮疹、荨麻疹、眼部、面部红肿、过敏反应等11例,占抗菌药物的25.58%;左氧氟沙星引起血管红肿4例、腹泻1例、皮疹1例、上肢静脉炎1例、胸闷、憋气等过敏反应2例,共计9例,占抗菌药物的20.93%;头孢曲松钠引起皮疹2例、高热并发皮疹2例、胸闷、憋气1例、双上肢麻木1例,过敏反应1例,共计7例,占抗菌药物的16.28%。
         103份报表中,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23例,占22.33%。其中复方麝香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4例、高热、寒战1例、咳嗽、呼吸困难1例、皮疹1例;共计7例,占中药注射剂的30.43%;痰热清注射液引起荨麻疹5例、皮疹2例,共计7例,占30.43%;丹参注射液引起高热、寒战3例、高热并发皮疹1例,共计4例,占17.39%。
          我院监测新的、一般,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共计23份,占全部报表的22.33%,为新药上市后的再评价、为遴选、整顿和淘汰药品提供重要的依据、防止药害事件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监测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患者用药后引起的血象改变、血糖异常等方面的报道较少,仍存在漏报情况,各科室应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积极上报不良反应报表,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丁长玲)


征稿信息


为使《药学简报》内容更加丰富,更好的贴近临床、服务临床,欢迎各位老师提出意见和要求。
如果您在临床用药中有新的发现或心得体会,科室用药中出现可见的配伍变化以及您喜欢的用药小常识或者其他与药有关的问题,请您积极投稿!
 
联系电话:6751   0543-3256751
征稿专用邮箱byfylcyxs@126.com       
(张循格  丁长玲)


】【打印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