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中青三代医务人员齐聚一堂,就“仁心妙术”院训及滨医精神传承进行座谈。参会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和所感所想,畅所欲言,会议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展开,在不断交流碰撞中诠释着滨医精神精髓的内涵。
座谈会由一封感谢信开头。分管医疗工作的王玉玖副院长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几天前一位门诊病人家属将锦旗送到手外科宋坤修、赵伟两位医生的手中,并手写四页感谢信讲述自2011年至今,其儿子、姐姐、爸爸和妈妈四位家人十年间在滨医附院的七次住院经历,患者家属表示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选择滨医附院的原因。历经十年却又不止十年,“仁心妙术”的院训承载着滨医附院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始终发挥着强大的力量。
在年近七旬、退休多年的心内科老专家张玉传教授心中,“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他从医的信条。他说:“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仁心妙术的践行要从接待每一个病人、治疗每一个病人、关照每一个病人做起,从书写每一份病例、实施每一项诊疗技术做起”,每当门诊时间结束仍有病人候诊时,他总要坚持看完或另约时间专门接诊病人,这在他看来的一件小事,却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真实的温暖。50多岁的医院外科老主任、儿外科的傅廷亮教授同样用细致入微的关怀给予每一位病人以爱心,“对患者的照扶不应该仅限于上班时间,我们应该尽量多与病人接触,更多的了解病人病情,做到对疾病发展的预判,如此才能便于在患者疾病出现变化时及时应对”。超声医学科主任崔广和教授感叹着说“傅廷亮老师经常会在夜班时打电话给我,亲自陪患者来做检查,看到老师对患者如此用心,也感染着我向老师学习。”
在滨医附院工作了38年的病理科主任吴淑华教授强调要将“爱心、匠心、恒心”融入工作,“我们虽不接触病人,但同样需要具有仁心,作为病理科的一名大夫,即使我们看到的是玻璃状切片,也要将它看做一条鲜活的生命,因为它关系着后续临床诊疗方案,更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为了弄清一个病例,要从包含上万个细胞的切片中锲而不舍的探索。这样的精神在与消化内科主任刘成霞教授早癌筛查项目开展中体现到极致,正如刘教授所说:“一项事业需要有热爱和责任,如此才能坚持把一项研究做下去,从而掌握一项核心技术,为了解一项技术,曾经我的上级医师陪我一起熬夜钻研,如今成为老师,我也会陪同年轻医师一起做研究到深夜”,正是因为对患者负责,对医学的热爱,对“仁心”的坚持,驱使他们一辈接着一辈脚踏实地,奋勇向前。
诚然,医学有无力的边界,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我们用一颗“仁心”去帮助病人,来自急诊科的张金英主任介绍说:“医学不是简单的科学,而是饱含温度的,从医30年,无论是在抢救室、门诊还是病房,接触到病人的第一时间我都会触摸病人的脉搏,这既是一种工作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病人的距离,让病人感受到温暖”。
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就是要求医生首先要具备仁者情怀,心系天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现医院呼吸危重症科、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涛也是本着这样信仰。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最严峻时刻,作为山东省第10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逆行出征湖北黄冈。他说“医本仁心,德乃医本,要把医学当做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工作”,他对医学保持着最纯粹的热爱。
除了具有“仁心”,还要求医者不断锻造医术,提高技术。傅廷亮教授说到:“能力的提升需要医生切身参与到临床实践中,参与到危急重症的治疗过程中,从中加深对疾病和患者的认知”,医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科,医院外科主任、创伤骨科主任张楷教授对“仁心妙术”的理解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学术追求,传承医德修养和团队协作精神”,他提到: “我们要向张文博教授学习他对学术的追求,即便在文革期间,张文博教授仍然坚持到图书馆查阅外文文献,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个人能力”,而他自己也是保持着这种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不断向上、不断探索。
每一份病历书写、对病人说的每一句话……都埋下了“仁心妙术”的种子,在新一辈医者心中生根发芽。年轻的心外科副主任董圣军提到“王玉玖教授的尖刀精神、螺丝钉精神时刻影响着科室团队的每一个人,严于术前,慎于术中,精于术后,把每一台手术都当做第一台手术,把每一个病人都当做自己的家人,推动着心外科由最初的年手术量50余台到如今年手术量500余台,发展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心血管外科中心”。同样,为了攻克血液病移植难关,完善救治技术,来自医院血液内科的青年新锐刘仁同医生吃住在病房,他说:“通过医疗技术创新发展,把患血液病癌症的病人治好,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光荣的事”,在工作和科研上,他始终保持饥饿感,不断追求“仁心妙术”的精髓,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一项又一项技术突破。
岁月峥嵘,薪火相传,他们的故事,只是滨医附院发展历程中的缩影,滨医精神跨越几十年的风雨、历久弥新。犹如我们党筚路蓝缕的百年凝聚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在滨医附院历史的长河中,从“怀仁心,修妙术”,到“行仁心,施妙术”再到“播仁心、传妙术”,从“仁心妙术”传承中将尘埃凝聚成沃土,从医院精神的发展中汲取奋进力量。回望过往,眺望前方征途,我们要矢志不渝的坚守医者初心,关心关爱患者,磨练精进医疗技术,精诚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