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滨医附院手显微外科示教室。一对母女将一面熠熠生辉的锦旗郑重地交到宋坤修、赵伟两位医生的手中。难以掩饰对医生和医院的感激之情,这对母女几度哽咽得难以成语。滨医附院副院长王玉玖、医务处陈庆勇处长、行风建设办公室主任杨淑野及同事见证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
这一幕,源于8月13日的一个电话。
“我要送锦旗!”2021年8月13日下午,滨医附院行风建设办公室突然接到一个特殊电话,“我不想就这么直接送到医师手里,我需要有院领导在场见证。”
接到电话后,行风建设办公室马上联系手显微外科,确定于8月17日下午接受锦旗。然而,对于为何要大费周折,母女二人特地两次从家中赶来医院送锦旗,大家心中不免心存疑惑。后来,在王女士满怀感激的讲述中,才揭开了谜底。
原来,从2011至今的10年时间里,王女士一家5口人先后7次在滨医附院住院治疗过。
2011年的某一天,王女士当时才两岁的小儿子突然莫名哭闹、呕吐,家人原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没在意,结果1天过后孩子不见好转,带他到院就诊。来院后,接诊的儿外科主任傅廷亮凭借精湛的医术及时接诊并准确的诊段为肠套叠,并让其紧急住院进行了空气灌肠治疗,挽救了幼小的生命。
2014年8月,王女士脑瘫了38年的姐姐因肺部感染、癫痫,辗转多地就医一天几次的病危通知书,让一家人几近崩溃。滨医附院就成了姐姐最后的“救命稻草”。转院后,医院呼吸内科进行紧急会诊、对症治疗,王女士姐姐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住院期间,管床医师高福泉值班期间,经常把王女士的妈妈叫到办公室谈心,耐心讲解病情,并不时致以安慰。护士们一趟趟地到病房,关怀照护,温暖了他们的心田。
2017年,王女士的母亲因下肢静脉曲张到介入血管外科病区治疗。住院期间,武建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王女士又一次感受到了家的关爱温馨。
2019年,王女士的父亲在当地查体时被怀疑胃部肿瘤,建议进一步检查。他们没有迟疑再次选择了滨医附院。入住消化内科,经过李锟、王健医师仔细检查,确诊为胃多发息肉、肠息肉,并顺利进行了手术。一年后复发,他们毫不犹豫,再一次选择到滨医附院。
临近2021年春节时,王女士父亲因房颤第三次入住医院心内科,接诊的刁树玲主任立即安排了射频消融术治疗,在科室的精心照料下,父亲身体顺利康复。
十年风雨同舟,十载医患携手,结下深厚鱼水情。而对滨医附院的信任与感激,就在一次一次的就医过程中不断加深,不断增厚。
今年8月6日,满脸焦虑、忧心忡忡的王女士母女走进手(显微)外科诊室。当时主治医师宋坤修在值门诊。在与宋坤修描述疾病过程中,王女士情绪一度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原来王女士的母亲因发现右拇指甲下发黑2年,治疗后反复发病。近期前往某省级医院就诊,被告知罹患恶性黑色素瘤需尽快截指,否则危及生命。一时间,整个家庭如遭晴天霹雳。
了解情况后,宋坤修耐心安慰患者为其仔细查体后,告知目前临床表现不支持恶性黑色素瘤,并细心向他们科普相关知识。随后跟值班医师赵伟沟通并详细交代病情后,局部麻醉下行右拇指拔甲、病变组织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验。
母女俩回家之前,赵伟医生主动将联系方式告知王女士,告诉他们有问题可随时打电话。王女士母女顿时感觉心定了,有依靠了!等待结果的日子度日如年,赵伟密切联系病理科,在确认诊断为真菌感染后第一时间联系了王女士。
此时,母女俩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们喜极而泣,为遇到如此负责任的好医生,选择如此好的医院而无比庆幸,无比感恩!
“‘仁心、妙术”’的院训,‘仁’字在前,‘术’在后,这体现仁和术的关系: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滨医附院副院长王玉玖在座谈会中强调,患者7次入院诊疗,多个科室,多位医生不仅对患者施以精湛艺术,更体现高尚医德,充分彰显了滨医附院精诚医者的人文情怀。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作为一方百姓的健康卫护者,新时代的滨医附院人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同时不断增强人文素养,奋力书写让患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 “仁心妙术”普惠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