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滨城区医疗联合体”签约揭牌启动仪式在滨城区市立医院举行,标志着滨医附院与滨城区“上联下共”的区域医疗卫生格局正式打通。8月1日,随着滨医附院4个医师团队进驻滨城区两家医院,也意味着滨医附院的“医联体”蓝图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医联体”整合医院资源、实现互助共享,让基层群众“家门口”就医更靠谱
通常而言,“医联体”一般是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共同组成,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医疗互助的系统。其组成目标,是让区域内的医疗服务更加有效,并能在现有体制下较好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形成一个区域内分级诊疗、上下联动的医疗组织与系统。
近几年来,滨医附院按照国家、省、市出台的推进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本着落实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的原则,与滨城区第一医共体(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牵头)、滨城区第二医共体(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牵头)建立医联体,实现县域医共体“上联下共”的医疗卫生格局,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所谓“上联下共”,是在地市一级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在区县一级建立医共体。无论医联体、医共体,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使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通过医联体、医共体之间的联系,使知名专家、专业医护人员能够从三级医院下沉到二级、一级医院,真正让群众受益、让所有医院受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东向记者介绍。
“原先,基层群众就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得了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大医院,而不是就近在县级医院就医。通过‘医联体’,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完成优质就医,不用再去人满为患的大医院排长队了。”王东说。
滨医附院发挥技术和管理龙头作用,带动滨城区医院实现“三提两增一强化”
在滨城区,由滨城区市立医院、滨城区人民医院分别与10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共体;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则与滨城区医共体组建医疗联合体,形成“上联下共”的紧密型医联体。
“该医联体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技术和管理龙头,2家区级公立医院为主体,带动提升滨城区医疗服务能力,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王东说。滨医附院将通过派驻“业务院长”、医疗团队的方式开展驻点式工作。同时,根据驻点区域的卫生健康水平、居民诊疗需求和外转病种等情况制定工作重点,通过科室对科室、团队对团队,派下去、请上来的方式,补齐薄弱临床专科能力短板,夯实平台专科基础。
而滨医附院首批派驻的4支团队,也已经同步到位——滨医附院肿瘤科和儿童呼吸与重症科赴滨城区市立医院;结直肠疝外科和消化内科赴滨城区人民医院。这4支团队将在接下来3年的时间里,协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诊疗更加规范,让当地老百姓受益。接下来,滨医附院会陆续派出更多的医疗团队入住滨城区医共体单位。
“按照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部署要求,我们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以实现‘三提两增一强化’为目标。”王东说,“即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辖区区域内就诊率;增强医保基金的利用效率,增强辖区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获得感;强化滨医附院对高精尖医疗技术钻研、推广应用的带动作用,实现协调发展、互惠共赢。
“工作协议”确保滨医附院与滨城区共建“紧密型”医联体
在形式上建立“医联体”不难,难得是如何实现“医联体”的常态化、长效化。多年来,三级医院时常会组织医护人员赴基层义诊、会诊,但通常是随机性、临时性的活动,无法做到长期不间断。而滨医附院构建的“医联体”框架能否改变这一状况?
“‘紧密型医联体’区别于‘松散型’,其核心就是合作更密切,建立利益共同体。为此,我们与滨城区签订了工作协议。”王东说。
按照协议要求,滨医附院的团队将在三年的时间里,安排医疗团队长期“坐镇”。明确了滨医团队的人员配备和工作形式、内容,排班定期坐诊查房,保证在预定、规定时间内都有专家在基层诊疗机构,给患者提供延续性治疗。群众如果有疑难杂症在基层医院无法治愈,则转诊到滨医附院进行治疗。相应的,为了提升滨医附院医护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受派驻医疗机构也将给与滨医派驻团队进行奖励。”王东说。
可以说,这一协议让滨医附院的优质团队与基层医院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合作的长久性。至此,患者、基层医院和滨医派驻团队三方受益,实现共赢。“目前,这一做法在全国都为数不多。如果能够实践成功,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将是很好的典范。”王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