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对肝炎防治知识的认识,引导大家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努力消除肝炎的危害,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目标贡献一份力量,当天上午,感染性疾病科在门诊一部一楼组织开展了 “世界肝炎日”主题义诊、科普活动。
活动中,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刘同刚教授、副护士长丛维红带领医护专家向患者及群众科普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科普知识,指导肝病专科护理,免费为群众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进行脂肪肝评估,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受到大众的欢迎。
滨医附院感染性疾病科设有肝病、发热、肠道3个专科门诊,对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肝、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遗传代谢性肝病、肝炎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肝衰竭、肝癌治疗经验丰富。以世界肝炎日契机,医患联动,及早行动,助力更多的乙肝患者“脱帽”,为全民肝脏健康保驾护航!
据刘同刚教授介绍,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大约86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约2000余万。为响应 WHO 提出的2030年消除肝炎的号召,规范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造福更多乙肝患者,以 HBsAg (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为标志的“临床治愈”概念被提出并被国内外肝病专家认可,一旦获得临床治愈,乙肝患者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会大大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可防可治,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接种乙肝疫苗。根据慢性乙型肝炎中国及欧美防治指南,抗HBV药物分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两大类。口服抗HBV药物应用方便、安全、有效、适应人群广,但需长疗程、临床治愈率低。干扰素副作用大、适应人群相对少,疗程短,血清转换率相对高。核苷(酸)类似物与聚乙二醇干扰素a的联合应用,使得临床治愈的目标变得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