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处
Medical Service
关于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书写质量的通知
2013-03-04 06:24:00来源:作者: 浏览:4624次

在病历书写中,鉴别诊断是否得当,在医师的诊疗工作﹑病历内涵及病案质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运行病历检查及归案病案质控中发现,有些医师在考虑被鉴别诊断的疾病时思路偏差,鉴别诊断与诊断毫不相关,现病史中重要的阴性鉴别诊断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体格检查不能体现被排除诊断的特征性体征。鉴别诊断应体现在:首次病程记录中被鉴别诊断的描述,现病史中重要的阴性鉴别症状的描述;体格检查中重要的阴性鉴别体征的描述。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师鉴别诊断书写质量,结合本次三甲复审的要求,特做如下强调:

一、任何疾病都需要鉴别

即使比较明确的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都有个甄别的过程,鉴别诊断可以是与它病鉴别(比如嗜铬细胞瘤与原发性高血压鉴别),也可以是本病的不同类型鉴别比如甲亢的自身鉴别(graves病与甲状腺炎引起的甲亢),所以鉴别诊断不可或缺,不能以“诊断明确,无需鉴别”敷衍塞责。无需鉴别的诊断均视为无鉴别诊断。

二、为了写好鉴别诊断首先需要确定初步诊断,即由主诉推导出的第一诊断。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首次病程记录应在8小时内完成,故一般在完成首次病程记录时,在医师详细的采集病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发病经过﹑发病特点,经过详细周密的思考后,应首先确定患者的诊断方向——即“初步诊断”。

三、根据初步诊断确定鉴别诊断:根据初步诊断合理的选择鉴别诊断。

1、选择与本疾病有共同点的疾病相鉴别举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嗜铬细胞瘤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鉴别。这两种疾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共同特点都是血压异常升高。但嗜铬细胞瘤血压升高的同时可有面色苍白﹑大汗﹑心悸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血压长期升高伴低血钾为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那么原发性高血压病在与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鉴别时,除都有血压异常升高的表现外,还必须分别把这两种其本身具有的特点(无面色苍白﹑大汗﹑心悸;无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鉴别)描述出来。

2、选择与本疾病有共同点,部位又相邻的疾病相鉴别举例:急性阑尾炎与回盲部的肠梗阻或右侧输卵管结石相鉴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但是回盲部梗阻除了持续性疼痛外,还有其本身的特点:如无排气排便,可看到肠型,扪及包块,有气过水声等该病特征性体征;右侧输尿管结石除了有右侧腹部持续性疼痛外,尿中有红细胞﹑右侧输尿管走行有明显的压痛,右肾区有明显的叩击痛等特征性表现,女性患者还应特别注意与卵巢、右侧的输卵管疾病等相鉴别。可以看出,在现病史中书写重要的阴性鉴别症状不能盲目、随意、无针对性的书写,而是应该先考虑究竟要与什么疾病相鉴别,两者之间应有相关性。在被鉴别疾病中提炼出其重要的临床表现特点作为现病史中重要的阴性鉴别症状加以描述。

3、现病史重要的阴性鉴别症状的选择

①现病史重要阴性鉴别症状的来源一些医师在现病史书写中,书写重要的阴性鉴别症状盲目、随意,无倾向性和针对性;不十分清楚什么疾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症状做为重要的阴性鉴别症状,与被鉴别诊断的疾病完全脱节。阴性鉴别症状的来源:现病史中重要的阴性鉴别症状,主要从被鉴别的疾病中来。举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在现病史中的重要阴性鉴别症状无面色苍白、大汗、心悸,与继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鉴别;无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烦渴多尿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鉴别。与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鉴别:无胸闷气短、夜间不能平卧等(与心脏损害鉴别);无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等(与肾脏损害鉴别);无恶心呕吐、肢体功能障碍等(与脑损害鉴别)。通过现病史中选择重要的阴性鉴别症状,使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思维非常清晰、用意非常明显、目的非常明确。

②重要阴性鉴别体征的来源

在鉴别诊断中,不仅需要在首次病程记录中鉴别相应的疾病、在现病史更有重要阴性鉴别症状、在体格检查时,还需要有相应的鉴别诊断体征。而重要的阴性鉴别体征同样来源于被鉴别的疾病。举例:右侧输卵管宫外孕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阑尾炎相鉴别时,除了有右下腹痛外,还应注意描述阑尾炎的结肠充气试验征、腰大肌征的阴性体征检查结果,在体格检查中同样需要进一步在体征上行排除性的鉴别诊断。

值得提出的是,若在体格检查时发现所获得病理体征与自已的初步诊断所应有的病理体征有明显的出入,或是用该诊断无法解释的阳性病理征,预示诊断可能有误差,应该重新考虑或修正初步诊断。

四、小结

在做鉴别诊断时,应选择诊断与被鉴别疾病有一定的共同点的疾病作为鉴别诊断的疾病。现病史中所描述的重要阴性鉴别症状及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阴性鉴别体征应与被鉴别的疾病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环环相叩,而不能相互脱节、各行其是、互不关联。只有理清头绪,思维清晰,才能做到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选择无误、表达准确、有明显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请各临床科室参照执行!

医务处

2013-3-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