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为医院一级临床诊疗学科,集康复、教学、科研、预防和公共卫生“五位一体”的区域性大型康复医学中心。
专业平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东省继齐鲁医院第二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首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山东省公共卫生重点专科、滨州市工程研究中心。科室入围“艾力彼”全国地级医院专科30强,位列第23位。科室获批成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重症康复、盆底康复、骨科康复、肌电图技术四个国家级培训基地,获批数量居全国第五位、全省首位。
专业方向:科室始终以“大康复、强融合、臻智研、铸专科”为发展理念,以“恢复患者功能,高质量回归社会”为核心,融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为各种疾病和功能障碍患者提供精准、高效、安全的诊疗康复方案。其专业设置覆盖了神经康复、重症康复、运动康复、儿童康复、肿瘤康复、心肺康复等主要疾病谱,体现了现代康复医学科的综合性康复能力。
学科特色:
1.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死)、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2.重症患者的康复:病情相对稳定,仍需呼吸机支持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患者、长期呼吸机通气后呼吸机依赖的患者、气切拔管困难患者、严重脑卒中昏迷需要促醒患者、重症谵妄患者等;
3.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康复(疼痛康复):骨性关节炎,肌肉或韧带损伤术后、骨折术后、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颈肩腰腿痛颈(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腱鞘炎,滑囊炎、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等;
4.儿童康复:脑性瘫痪,发育迟滞,基因病,脑炎后遗症,骨折术后,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谱系障碍,学习障碍以及高危儿的早期筛查,评估,诊断及早期干预;
5.消化系统疾病功能康复:胃轻瘫综合征(简称胃轻瘫征,也称胃无力、胃麻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厌食症、胃下垂、胃节律紊乱综合征、肠易激综合症、功能性便秘、术后腹痛、术后肠黏连、术后肠麻痹(部分梗阻)、术后腹腔高压症等;
6.盆底康复:(1)泌尿系统疾病功能康复: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炎、尿储留、尿失禁、膀胱炎等;(2)女性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阴道痉挛、反复阴道炎、慢性盆腔炎/盆腔脏器黏连、产后盆底肌损伤、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等。
7.心肺功能康复: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机械通气脱机困难膈肌等吸气肌肉训练等;
8.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预康复:术前对脑功能、心肺功能、消化功能、泌尿系统功能、肌肉骨骼系统功能(运动功能)、内分泌功能、睡眠状态和营养情况等进行评估与干预。
9.肿瘤康复:围手术期康复(加速康复外科,ERAS)、淋巴水肿治疗、放化疗副作用康复、功能恢复与运动康复、中医特色整合疗法。
硬件设施: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包括滨医附院康复医学部、康复医学研究院(欣悦康复中心)、儿童康复部、高压氧诊疗中心。病房设置六个病区,包括:重症康复病区、综合康复病区、中西医结合康复病区、研究性病区、儿童康复病区和康养病区。配备总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多个现代化复合康复大厅及生物力学实验室,以满足各种疾病和功能障碍的康复需求。科室拥有三维步态分析系统、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无线脑电采集系统、磁刺激仪、天轨系统、三维步态动作捕捉与训练系统、步态与平衡功能快速训练评估系统,表面肌电图仪,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体态评估系统、便携式彩色多普勒仪器、呼吸机、医用臭氧机、射频理疗仪、穿戴式智能化步态分析仪、胃动力检测与治疗系统、中低周波治疗仪、内热针治疗仪、多关节等速训练与测试系统、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语言认知评估与训练系统等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共180余件。齐全的设备能满足科室日常康复治疗项目的开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
人才队伍:科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现有医师27人,博士占比大于50%,其中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全国一流医学高校博士12人,博士后3人,泰山青年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导师6人,高级职称8人。现有护士51人,治疗师及相关技术人员5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6人。2024年科室负责人获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及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并获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25年初科室骨干进入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入选名单。
教学科研:科室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山东省治疗师培训基地和山东省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承担医学院本科生、留学生的理论课、见习、实习带教工作。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同时承担滨州医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及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的培养工作。作为国家级康复住培基地,康复住院医师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常年保持100%。指导研究生荣获“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三等奖,指导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荣获全国康复技能大赛一等奖,科室骨干荣获全国青年教师理论授课竞赛二等奖。科室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完成国家级医疗专家共识1项、国家级治疗指南1项,参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1项,专科人员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比赛奖励各1项,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1部。
科室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批经费150万元横向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36篇,获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项。2024年,获批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重点运动疲劳恢复保障服务项目1项。2024年获批山东省第一批体卫融合示范项目——“体卫融合”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试点。完成科研转化3项。其中2024年,滨医李氏促醒技术完成金额30万元技术转化合作,加速了技术全国推广进程。
社会服务能力:
2020年至今科室5名医师受邀先后为国家体育总局跨界跨项单板滑雪队、国家女子篮球队、国家女子水球队、国家男子帆船队、国家男子田径队等多支集训队提供医疗保障,成为国家体育总局首次在地级市医院征调的康复医学专家团队。同时科室为2022北京冬奥会、2024巴黎奥运会国家队医疗保障合作单位。主持山东省体卫融合试点项目《体卫融合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试点》,建立“评估-诊断-手术-康复-运动”循环体系,为消防员、残疾人、运动员等提供个性化运动方案。
同时,科室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滨州市残联、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创特殊儿童“康教融合”新模式,使残疾儿童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同时同步完成学校教育,残疾人公益事业投入资金约5500万元;科室还开展高危儿和早产儿的超早期筛查与随访评估,年筛查量超6000人次。
联系方式
康复医学科门诊:0543-3256595
重症康复病区:0543-3257057
综合康复病区:0543-3258127
中西医结合康复病区:0543-3258032
儿童康复门诊:0543-3258458
高压氧中心:0543-325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