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安全 | 小心!手机NFC竟成诈骗工具
2025-03-24 16:42:53 来源: 作者: 【 】 浏览:184

防诈安全 | 小心!手机NFC竟成诈骗工具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NFC(近场通信)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如移动支付、门禁卡模拟等。然而,这一功能也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新型诈骗手段。近期,多地已出现利用NFC功能实施的诈骗案件,不少人因此蒙受损失。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本文将详细解析此类诈骗手法,并提供防范建议。


一、NFC功能诈骗的常见手法

1. 伪造NFC标签诱导支付

不法分子在公共场所(如地铁站、商场)放置伪造的NFC标签,伪装成优惠券、红包领取等诱人信息。当用户用手机靠近标签时,可能会被诱导进入支付页面,稍不注意就会完成转账。

2.模拟门禁卡或交通卡

诈骗分子利用NFC功能模拟他人的门禁卡或交通卡,盗刷他人账户资金。例如,在地铁站或公交车上,不法分子靠近受害者手机,通过NFC功能快速完成盗刷

3.假冒官方NFC服务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的NFC服务页面,诱导用户输入银行卡信息或支付密码,从而窃取资金。例如,假冒某品牌优惠活动,要求用户用NFC功能“领取优惠”,实则为诈骗。


二、真实案例回顾

案例一:

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并询问是选择改签还是退票。李先生选择改签,对方进一步表示因已为其购买保险,可退还300元到银行卡,但需通过“企业支付”操作。

在对方的指引下,李先生使用招商银行卡在抖音平台开通了“放心借”服务,并按照对方要求分两次借款共10万元。

随后,对方要求李先生下载名为“NFO-X”的软件,并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刷卡操作。李先生按指示完成了两笔大额交易,当对方要求进行第三次刷卡时,李先生察觉异常,但已被骗9.8万元。

案例二:

罗女士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谎称其已开通“抖音会员直播服务”,如不取消将扣除高额费用。罗女士添加了对方提供的客服QQ,并下载了两个APP安装包。其中一个是会议类软件,另一个则是远程支付工具。

开启屏幕共享后,罗女士的手机被远程操控,甚至出现自动黑屏的情况。

随后,对方要求罗女士将银行卡贴近手机的NFC识别区域,并指示她不要操作手机。不久后,对方发送“关闭会员成功”的虚假消息后断开联系。罗女士与家人检查后发现,银行卡内的钱已被转走。


三、如何防范NFC功能诈骗?

1.关闭不必要的NFC功能:如果平时不使用NFC功能,建议在手机设置中将其关闭,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2.谨慎扫描不明NFC标签:在公共场所遇到不明NFC标签时,切勿随意靠近扫描,尤其是涉及支付或个人信息的情况。

3.启用支付验证功能:在使用NFC支付时,务必开启指纹、面部识别或密码验证功能,避免误操作或盗刷。

4.定期检查账户流水:定期查看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的流水记录,发现异常及时联系银行或平台客服。

5.提高安全意识:不要轻信“扫码领红包”“NFC优惠”等诱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四、如果已经中招,怎么办?

1.立即冻结账户: 如果发现资金被盗刷,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冻结账户,防止进一步损失。

2.保留证据并报警:保存相关交易记录、NFC标签信息等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3.联系平台客服:如果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被盗刷,及时联系客服申请退款或追回资金。


 科技的发展让生活更便捷,但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我们在享受NFC功能带来的便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转发此文,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共同守护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