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明确病因前,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统称为腹泻病。根据病程腹泻病分为: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按病情分为: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中型:轻度至中度脱水或有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如痢疾、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等;非感染性,包括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症状性腹泻,如过敏性腹泻;其他腹泻病如乳糖不耐症、糖原性腹泻等。
休息与活动
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小儿休息及活动,严重脱水患儿卧床休息。
二、饮食指导
母乳喂养可继续给予母乳,停止辅助食品,可酌情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人工喂养婴儿可先喂米汤、脱脂奶,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呕吐者可暂禁饮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输液。
三、用药指导
1、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注意空腹,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
2、微生态制剂--复合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温水服用,不能与抗生素同一时间服用。
四、对症指导
1、臀部护理:患儿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臀部,涂鞣酸软膏或氧化锌软膏,并及时更换尿布,以免发生“红臀”及泌尿系感染。
2.脱水现象是否得到改善:观察小儿精神、体温、皮肤弹性、尿量、大便次数、颜色、量等。
五、心理护理
小儿及家属要了解腹泻的相关知识,避免因腹泻时间长导致的急躁恐惧心理。
六、出院指导
1、加强体格锻炼,适当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气候变化,根据季节变化合理增添衣物,防止过凉和受热。
3、合理饮食,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防止偏食、过食。
4、注意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