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接触的大多是装有血样、试剂、细菌、病毒等充满未知风险的器皿,身边围绕的是各类仪器与标本,他们每一天的工作仿佛都是昨天的重播,日复一日,重复而又机械,但他们内心却没有丝毫麻木与懈怠。他们依然一丝不苟,因为初心如磐,依然是精益求精,因为激情满怀。他们是检验人,虽然不直接参与临床治疗,但他们慧眼识疴,功不可没。
该院检验科是集临床检验、教学、科研为一体,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价人体健康为目的的业务科室。自1977年成立以来,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现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现代化临床实验室,能为临床提供医、教、研等各方面的优质服务。近5年来,科室开展新项目100余项,其中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无创DNA产前检测、遗传性代谢病检测、质谱技术等项目的开展填补了滨州市甚至山东省内空白。
引进先进设备、加强技术创新,练就“火眼金睛”
科室主任彭新国介绍,目前检验科开展血液学检查、细胞学检查、血栓与止血检查、免疫学检查、寄生虫检查、分子学检查、细菌鉴定和遗传学检验等检测项目500余项。涵盖了最广泛的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分子诊断学等检测指标,能全面分析人体生理及病理时的生化代谢和机体的免疫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依据。
检验科工作量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递增,2019年完成220余万人次检测、2300余万测试。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如临检室引进国际先进的智能采血管理系统和全自动血球流水线,临床生化室引进全自动生化流水线,标记免疫室引进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流水线,临床微生物室引进国际先进的质谱分析仪等,不断满足鲁北地区及黄河三角洲区域日益增长的临床诊疗需求。
“我们最新引进的液相串联质谱,是一种特异性更高,更准确的物质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在小分子量化合物的检测方面更具有灵敏性和准确度。”彭新国介绍。液相串联质谱可进行42种氨基酸和肉碱测定:测定新生儿外周血液中11种氨基酸和31种肉碱,根据血液中氨基酸、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浓度的变化,筛查出氨基酸代谢病、脂肪酸代谢病和有机酸代谢病共三大类50余种代谢病,并对其中一些遗传性代谢病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检测体内的4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E,还可检测体内的10种水溶性维生素;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测定:外周血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对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肿瘤的筛查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年轻高血压等的筛查。
严把质量关口、优化检验流程,让患者更满意
检验科本着以质量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贯彻执行“检以求真、验以正德”的服务理念,严格质量控制,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线,为此我们建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彭主任介绍,为确保与维持检测仪器精密、准确,要求所有常规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定期保养,每台设备均建立仪器档案。检验科具备完善的实验室网络系统,病人各种检验标本实施条码管理,可追溯从医嘱下达、医嘱执行、费用收取、标本采集、标本接收、标本检测、结果审核、结果复核至报告打印全过程,从而避免检验过程中因标本编号等原因引起的差错。“我们施行标本闭环管理,杜绝了丢失或者出现差错。”
为更好地优化患者的就诊流程,检验科于2013年对科室布局进行了改造,将杂项窗口北移,增加了抽血窗口的数量,形成门诊、生化、免疫流水式作业,标本条码系统的实施和自助报告打印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门诊病人的候诊时间。
在检验科采血大厅,记者看到等候秩序井然,患者及其家属大多坐在舒适的按摩椅上看电视,叫到号的患者起身进入采血处。彭主任介绍,使用智能排号系统以来,不但加快了效率,还缓解了病人的焦躁情绪。而且采血等候大厅与采血处分离,保护了患者隐私,改善了采血环境,保障了患者人身安全。
通过一系列优化流程和改善环境等有效措施,患者对检验科的满意度由2018年89%提升到2020年的98%,采血排队等候时间由2018年的48分钟缩短至2020年的20分钟;实施自动化检验流程,常规项目TAT(检测周转)时间平均缩短了20分钟,生化与免疫项目TAT时间平均缩短了30分钟;微生物质谱鉴定仪的引进,使得临床病原菌的鉴定缩短了12小时。筒化者采血流程、缩短患者检验报告出具周期,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障了检验质量与服务质量。
今年下半年,科室又施行新的绩效考核办法,每天统计采血人次,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激励员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评估结果显示,患者采血等候时间又平均缩短了15分钟。“其实能缩短15分钟,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这15分钟对于患者来说,很宝贵。”彭主任说。
重视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 向研究型、学习型科室转化
“检验科重视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推进科室由临床型科室向研究型和学习型科室的转化。”彭主任介绍,科室现有工作人员6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副高以上职称7人。博士3人,硕士15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近87%,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全科的81%。
检验科坚持以科研教学带动学科发展的原则。近5年来,检验科先后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撰写科研论文100余篇,兼任国内学术团体职务20余项。2014年5月,成立了滨州医学院检验系,建立了一支高水平、多层次的教学队伍,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现代检验医学人才,在全国各地的检验医学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5年滨医附院被国家卫计委确立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检验科成为首批规范化培训科室。”彭主任自豪地说。近年来,科室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科室的标准化质量管理方面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赞誉。自2006年起,历年是山东省临床实验室检验报告一单通单位。
检验科的荣誉墙上的牌匾已挂得满满当当。科室曾获评山东省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2017-2018年度山东省临床实验室管理先进集体”等,2020年1月,被全国血流感染细菌监测联盟授予BRICS最佳质量奖和最佳贡献奖,最近又刚刚获得滨州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以患者为中心,对待患者如亲人是检验科每一名职工时刻遵循的诺言。
今年3月初,一名15岁女孩就诊采血时晕血,科室孙阵阵老师一边安慰慌乱中的母亲,一边给小女孩掐人中并将小女孩唤醒;3月26日,刘颖慧老师捡到蓝色钱包一个,内有大量现金和银行卡等,及时联系并在2小时内归还失主;3月底,一名患者采完血后,在大厅内癫痫病突发,李燕老师和张婷婷老师及时给予急救、制止患者嚼伤舌头并保持平卧,拨打急诊电话,使患者转危为安;4月份,一名六个月宝妈就诊,因不方便抱孩子请求帮助,王涛主任及时接过孩子并耐心哄宝宝不哭闹;4月底张婷婷老师在窗口捡到手机一部,归还患者;5月份一病卧担架床病人来检验科抽血,因姿势和位置不方便,温招阳老师和刘磊磊老师及时赶到工作室外帮病人抽血。
检验科工作人员用自己的职业素养,不断践行着医者仁心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宗旨,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为黄河三角洲千万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